0

双循环背景下农业品牌建设五策

202106/1810:03
2021-06-1810:03
来源: 中国名牌网

双循环背景下农业品牌建设五策

核心提示: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大五中全会通过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国家规划建议。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品牌建设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大五中全会通过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国家规划建议。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品牌建设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也对我国农业品牌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农业存在生产水平低、产业链条短、加工程度低、市场发育不足等问题;高水平的种苗研发、精深加工技术水平等“卡脖子”问题仍然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在新形势下,需要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品牌建设工作。

  农业品牌建设势在必行

  当前我国农业产品内需规模和潜力巨大。我国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4.7%。我国农产品需求结构快速变化。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更加注重绿色、生态、健康休闲观光等文旅服务品牌产品的需求也日趋增长。农业品牌建设贯穿于整个农业产业链条,应充分认识农业品牌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农业品牌建设有利于畅通国内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重点打通生产、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优先满足国内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通过农业品牌建设,在生产、加工环节,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在流通环节,持续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尤其是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打通“最先一公里”,确保农产品流通畅通;在消费环节,不断推出优质、安全、高效、生态的品牌农产品,增强消费者的品牌消费意识,让消费者购买到称心如意的高质量品牌农产品,在更好水平、更高层次上满足国内需求,畅通国内大循环。

  另一方面,农业品牌建设有利于畅通国际大循环。在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基础上,通过推动农业品牌建设,持续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知名度,赋予农产品独特的文化价值,不断塑强中国农业品牌,推动更多的中国优质农业品牌走向世界,畅通国际大循环,提升中国农业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鼓励国内外优质农业品牌持续深耕中国市场,促进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在推动中国农业产品走向世界的同时,也更好地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文化。

  三大短板制约

  当然,我国农业品牌在加速,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不能完全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的新要求。

  在生产环节缺乏质量支撑。首先是种源存在“卡脖子”问题,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我国种子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差距,比如,玉米、大豆单产水平不到世界先进水平的60%;生猪的饲料转化率只有国际先进水平的80%。其次,我国农业品牌建设主体引领水平较弱。我国致力于农业品牌建设的大型龙头企业数量不足,现有企业多数缺乏资金和技术投入,发展动力不足。再次,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够健全,在生产监管、市场准入等方面存在诸多漏洞,导致我国农产品生产质量参差不齐,难以保证农业品牌的长远发展。

  在流通环节缺乏精准高效衔接。一是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不完善。我国由于冷链系统不完善,每年约有1200万吨水果和1.3亿吨蔬菜被浪费。二是农产品物流成本偏高、损耗率大。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占比是发达国家的4倍左右,损耗率在20%左右。三是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滞后,缺乏温度监控、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信息化设备。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诸多问题导致产销对接体系不够畅通。

  在消费环节真正知名的农业品牌不多。我国农业品牌申报数量逐年增长,但具有高知名度的品牌相对较少,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更是稀缺,世界品牌500强名单中的中国农业品牌只有中粮和北大荒。目前国内农业品牌建设同质化、同类化现象比较严重,许多地区盲目跟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另外,多数农业品牌后续维护和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农业品牌难以发挥其消费引领作用。

  加快农业品牌建设的建议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品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当前我国农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从生产源头加强质量管理,为农业品牌建设奠定坚实的质量基础。首先是注重品种培优,打好“种业翻身仗”。建好种子资源库,攻克种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健全我国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抓好国家种子基地建设。其次要建立健全品牌农产品的产品质量标准、生产标准、保鲜加工标准等标准体系。再次,要制定严格的品牌建设标准和品牌准入制度。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把好生产源头质量关,为农业品牌建设打好质量基础。

  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为农业品牌建设畅通流通环节。首先是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技术指导和经营服务体系。其次,促进冷链物流向多元化、网络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鼓励各主体探索新的模式。再次,加快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实现运输供求信息的共享,提升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水平。

  不断提升农业品牌的引领能力,为农业品牌建设畅通消费环节。首先,做好农业品牌的顶层设计,为农业品牌建设制定科学发展方向,打造品牌文化,丰富品牌内涵。其次,借助现代化营销方式,做好国内外市场的品牌宣传,比如农产品文化节、发布会、展销会等线下方式,电子商务平台等线上模式,同时积极学习国外农业品牌国际化的经验,助力优势农业品牌走向国际化。

  重视农业高新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农业品牌建设提速增效。技术创新是加快农业品牌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战略要求,政府应支持和鼓励企业等市场主体进行技术研发、创新和应用,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服务,助力农业品牌快速发展。

  从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高度来推进农业品牌建设,促使国内优质农业品牌成为世界知名品牌。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中国将会更加开放。我国农业品牌在优先满足国内需求的基础上,终将参与全球竞争,农业品牌的国际化将是知名企业战略布局的重要方面。政府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有关商标品牌的国际规则制定和修改,加强农业品牌的国际双边和多边合作;市场主体应充分学习各国的进口政策,利用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平台,助推农业品牌走向国际。同时,我国也欢迎更多的国外优质农业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满足国内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编辑/吕天骄)

(作者韩一军系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