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云”时代元年】(一)生活零距离

202005/1418:44
2020-05-1418:44
来源: 综合

【“云”时代元年】(一)生活零距离

核心提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的消费、生活、学习方式向线上转移。一场声势浩大的追“云”模式开启。因此,许多人将2020年称为“‘云’时代元年”。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的消费、生活、学习方式向线上转移。一场声势浩大的追“云”模式开启。因此,许多人将2020年称为“‘云’时代元年”。

  集体“云”移

  虽被宅在家,但南京市民韩先生并不感到日子十分单调无趣,他仍对当日晚餐记忆犹新,那是一顿由南京朗希尔顿酒店制作的海鲜自助餐。韩先生是通过手机浏览到该消息的。他先是惊喜于希尔顿也推出了外卖服务,随后便通过美团软件于线上迅速下单。不到40 分钟,美味佳肴便被送至他的面前。特殊时期,虽不便在餐厅用餐,但在手机屏幕上轻松一点,随后就可以在家中享用五星级餐厅的豪华餐食,这让韩先生及其家人感受到一份独特的喜悦。

  疫情防控逐步稳定,北京市民张宇希望在家中进行一次彻底扫除。除清扫灰尘外,她将杀菌视为更重要的事。她通过京东APP 下单,在叮当速洁公司预约了消毒防护服务。很快,该公司人员便全副武装上门,通过专业严密的程序,对张宇家中进行了彻底清扫及消毒。

  对比2003 年非典时期与如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市民宅在家中的情境,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苏培科认为二者截然不同。他指出,非典时期,中国的互联网环境尚未成熟,市场上缺乏丰富的互联网产品,且它们中的大部分仍处于单向信息沟通状态, 用户在使用时不能与软件本身产生大量互动。而如今,互联网“云”端产品可谓百花齐放、形式丰富,覆盖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且与用户之间存在着多种形式的智能互动。许多优秀的互联网品牌依靠自身实力,已在行业内站稳脚跟,并不断开创出“以人为本”的新产品,加之快递物流网络的四通八达及线上支付业务的日趋成熟,使得人们如今虽也宅在家,但生活要丰富、便捷得多。

  如苏培科所言,互联网“云”端产品已经影响到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从学习到办公、从医疗到教育,甚至地产领域、文娱产业都有向“云” 端转型趋势及成功案例出现。人们正通过更多渠道及方式感受着技术红利及“云”端便捷,这种现象在疫情暴发前已然存在。疫情导致的全民宅家现象以及5G 技术的发展,则成为了“云”化生活的催化剂,为足不出户者提供着大量便利。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指出,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日新月异, 互联网人群使用规模庞大。截至2019 年6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54 亿,互联网普及率约达62%,网站数量为518 万个。随着2019 年5G 商业牌照的发放, 中国正式进入5G 商用元年。预计在未来5 年时间内,5G 业务将至少创造就业岗位300 万个。2019 年上半年,我国网上交易额达4.82 亿元,同比增长约18%。2018 年,我国互联网相关岗位已达1.91 亿个,占当年全年就业人数的24.6%。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近两年来, 数字经济这一新业态呈蓬勃发展之势, 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快递物流等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着社会经济形态与人们的生活方式。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克力对媒体表示,新经济企业在春节的活跃表现也折射出新旧动能转换的成效, 未来,融合型的数字经济企业或将获得较大发展机遇。

  中国建筑设计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高志认为,“互联网+”不断开创新局面,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消费端还是供给端,无论在工作场合抑或家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正迎来全面升级,迈向“云”时代。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更成为“云”时代来临的助推器。疫情期间,线下业务停摆,遭受巨大冲击,“场经济”受限、“宅现象”猛增,人们的消费需求集体向“云”端转移。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1至2月,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3712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0%,达11233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1.5%。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商品增长26.4%,“用”类商品增长7.5%,“穿”类商品下降18.1%。

  美团发布的《2020春节宅经济大数据》相关信息显示,春节宅家期间,人们热衷于“云”端消费。在美团外卖APP中,烘焙类商品的搜索量较原先增长了100倍,由此带动酵母、酒曲类商品销量增长近40倍。蔬菜、肉食、海鲜等各类食材在美团平台的销售量平均环比增幅达200%。生菜、香菜、油菜等绿叶菜销量超过800万份。除食品外,人们也通过美团购买医药用品。春节期间,美团外卖APP通过线上渠道售出口罩500余万个,各类维生素C药品近20万份,感冒清热类中成药品20余万份。

  由此可见,虽然足不出户,但这似乎并不影响百姓们的正常生活。他们无法到菜市场去买菜,从网上下单即可。家中的消毒用品或药品不够用,他们也可以采取相同办法。最终,便捷的快递服务可将物品在规定时间内送至家门口。即便在疫情期间,包裹定点放置处、快递柜、机器人等无接触配送方式也可以确保包裹顺利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

  互联网正在改变时代,“云”环境下,物流和快递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数字经济时代,它们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侯延波对媒体表示,1月24至29日,全国邮政共揽收包裹8125万件,同比增长76.6%;用户投递包裹7817万件,同比增长110.34%。侯延波指出,这些数据均高于往年水平。

  “云”时代背景下,人们既可以到餐厅就餐,也可以在手机屏幕上动动手指、点餐下单,免除自己在路途中的奔波;人们到商店购衣,自然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衣物试穿,然而,网上购衣后,商家的无理由退换承诺也成为许多人青睐于线上购衣的原因,后者便宜的价格与多样的款式是这类人群看重的因素;到医院就诊自然可以与医生面对面交流且得到中肯的治疗建议,但轻微症状患者也可以通过网上寻医问诊答疑解惑,采取对症方式加以治疗,从而免去在医院耗时排队候诊生出的烦恼……

  苏培科指出,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无论主动为之还是被动参与,更多的中国百姓正成为“云”时代中的一员。

  高志告诉《中国名牌》记者:“虽说若没有疫情影响,‘云’端模式不会如此火爆,但不可否认地是,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与当代科技力量的支持正催生着‘云’时代的到来。基于‘云’时代的特性,人们将提升线上软件的使用频率,互联网产品也将为用户提供更多方面的便捷,如果将其视为一种新生活方式,那么,它将与传统生活方式并存,不会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

  全球“云”起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日趋成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云”端模式不仅发生在中国,也同样发生在世界多国。可以看到,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多国百姓也在享受线上便利,许多“云”端新品由此应运而生。

  中国旅游资源整合联盟副秘书长庄会明向《中国名牌》记者谈及韩国的数字化服务进程时表示,韩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速度很快,是全球互联网基础设施最完善的国家之一,这与韩国半导体产业的高速发展有关。此外,韩国互联网的普及率与普及速度也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2010年,超过90%的韩国家庭就已经开始使用宽带。2014年,韩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智能手机普及率最高的国家,普及率达73%。韩国的电商产业起步很早,在电商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些知名品牌随之产生。“韩国首家B2C电商Interpark在1996年就诞生了,它的出现比阿里巴巴还要早三年。随后,To B、To C类电商,社交电商等‘云’端模式纷纷在韩国出现,它们为百姓足不出户提供着便利。此外,韩国百姓也时常在线上下单点外卖,‘摩托车上的民族’一称号由此而来。”庄会明说。

  在“云”时代,人工智能与创新技术总给人们带去新的惊喜与便捷。以日本为例,互联网的发展带动起一些新兴互联网品牌的生长,其中就包括网络游戏品牌的崛起。

  留学于日本的中国姑娘汪盈告诉《中国名牌》记者,互联网的发展催生日本网络游戏产业的兴起。其中,任天堂可谓一大赢家。从以抓宠物精灵为构思的线上游戏《Pokemon GO》在市场上的颇受欢迎,到《集合啦!动物森友会》的火爆,再到任天堂可拆卸游戏机的大卖……任天堂线上开发之路越走越顺利。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几个月,任天堂研发的健身类网络游戏《健身环大冒险》又在宅家人群中引起一番热潮。人们无法出门,但又需健身。传统健身方式有些乏味而且缺乏成就感,《健身环大冒险》将游戏与健身合二为一,这使该款游戏售价在原价基础上猛升三倍。”汪盈说。

  记者了解到,受宅文化影响,日本在互联网环境下还衍生出许多可以满足宅一族人群需求的网络产品。线上虚拟主播在日本十分风靡,主播们在社交网络上以虚拟形象示人,她们栩栩如生的动作表情带给用户活跃真实感,即便足不出户,日本宅群体也可以与喜欢的虚拟主播交流对话。近年来,日本黑科技公司Gatebox还推出了“全息虚拟妻子机器人”。借助网络、摄像头、传感器、麦克风等,虚拟妻子机器人就可以叫你起床、同你聊天,并可以告诉你今日的天气状况。此外,通过蓝牙与红外连接,全息虚拟妻子机器人还可以控制家中的电视、照明、空调等……这款产品一经推出,立刻受到日本宅男的追捧。

  在欧洲多国,以新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游戏产品也可谓势头十足,满足着游戏爱好者的家中娱乐需求。芬兰罗维奥娱乐媒体公司打造出风靡全球的网络游戏——《愤怒的小鸟》。该游戏产品一经推出,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引起共鸣。随后,《愤怒的小鸟》相关衍生品问世,电影《愤怒的小鸟》第一部与第二部分别于2016年与2019年上映。从网络游戏诞生的《愤怒的小鸟》如今已成为一个印刻在大家心中的符号,其品牌价值不容小觑。除《愤怒的小鸟》外,芬兰的Supercell游戏工作室也开发出《部落冲突》《海岛奇兵》《卡通农场》等全球知名网络游戏,且获得腾讯青睐。

  此外,随着线上社交媒体的日益活跃,YouTube、照片墙(Instagram)、抖音国际版(TikTok)等社交媒体软件的下载量也在欧洲呈飞跃式增长。网红如今已成为影响德国广告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在粉丝群体中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与信誉度,颇受广告商青睐。

  “美国企业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也研发出许多线上产品,提供开放式网络课程的慕课网(MOOC)就是其中之一。”高志告诉《中国名牌》记者,慕课网是美国知名互联网学习平台,由美国顶尖大学在该平台提供免费课程。该平台可以为全球学生提供足不出户就能免费享受一流教育的难得机会。慕课网诞生后,由它刮起的线上教育风暴迅速蔓延世界多地。

  英国广播公司BBC 曾针对18~30 岁的英国人群做过一组调查,调查显示,他们中有40% 喜欢呆在家中,使用互联网处理事情。在这些被调查人群中,有一半属自由职业者,他们中有网络法律顾问, 常通过视频为客户解答问题;也有性格内向者,不喜欢外部喧嚣的环境,选择在家上网、购物、阅读线上书籍,从而求得舒心。英国萨里大学社会心理学学者鲁斯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更多的英国年轻群体之所以选择呆在家中,与线上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科技的便利可以让他们实现在线购物、聊天,或是收看娱乐节目消磨时间,这种方式具有便捷、高效的特点,因此被更多的人所青睐。

  未来方向

  苏培科指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蓬勃发展下的数字经济正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他认为,中国大市场环境对于数字经济发展极为有利,这或将促使中国加速步入“云”时代。“中国的市场规模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些人口少的国家可能在某些数字技术领域领先于我们,但它们的市场应用基础薄弱,投入一项技术需花费的成本太高。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与庞大的人口数量,数字技术产品可以在中国得到大批量生产制造,且相关厂家有条件在这一过程中快速收回成本。在整个中国大市场驱动下, 数字经济才有条件得以快速发展。”苏培科说。

  高通(Qualcomm)全球副总裁侯明娟认为,中国已拥有先进的移动通讯技术,在通信、大数据精准防控、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电子商务、物流、电子支付等领域发展迅速。随着5G 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升级,移动电商、无人零售、虚拟社交、在线娱乐、互联网医院、知识付费课程、远程教育、网络办公、工业机器人等领域也会实现新的发展,出现新的品牌。

  苏培科指出,疫情期间,互联网商业模式成常态,形式多样的网络产品应运而生。他认为,网络产品属新兴业态, 人们不应将其视为疫情下催生而出的临时产物,它们的下一步发展应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要从品牌与质量等多个角度对网络产品进行严格把关,要对优秀的网络产品进行深度保护并防止劣质产品的生产。“人们正在步入‘云’ 生活,未来,网络产品将有大幅增长,这是市场机遇。既然是机遇,就要提前做好把控。因为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 这些产品不仅会服务于国内百姓,或许也将出口到国外去。不能因产品的质量问题而毁掉品牌,毁掉行业,毁掉其他人对于中国品牌的印象。人们既然感觉‘云’时代正来临,就不能疏忽其相关产品的性质,要塑造相关品牌的长期影响力。”苏培科说。

  此次疫情中,实体经济遭受重创, “云”端模式给相关企业新的启示。苏培科认为,未来,传统企业或将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两条腿走路,互帮互促。他认为,此次疫情下,传统商超物美就做到了这一点,它的线上销售平台多点(Dmall)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 为物美带去了收入,是实体企业线上转型升级的成功范例。

  一些企业向“云”端转型,一些企业部署线下业务。苏培科指出,像京东、阿里这样的老牌电商企业及顺丰这样的物流企业在此次疫情中全面挺入线下。京东开展“移动菜篮子工程”,收到消费者下单后,京东合作商直接将蔬菜水果从批发市场送至小区。阿里也从多维度开展了物流配送。苏培科认为,这对纯线上模式形成了一定的互补。(杨洋)

责任编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