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绿色产业富农家——记赤峰—通辽“双子星座”创业大赛一等奖“菌药菜林和谐共生 绿色发展致富惠农”项目

202306/1619:51
2023-06-1619:51
来源: 赤峰日报

绿色产业富农家——记赤峰—通辽“双子星座”创业大赛一等奖“菌药菜林和谐共生 绿色发展致富惠农”项目

核心提示: 近日,在赤峰—通辽“双子星座”创业大赛暨赤峰市第七届创业大赛“主体赛创新创业组”,马成功参加的“菌药菜林和谐共生绿色发展致富惠农”项目荣获一等奖。

“在家乡参加这样的创业大赛,一方面能够学习到先进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在本领域深入钻研,对技能提升有很大帮助!”“菌药菜林和谐共生绿色发展致富惠农”项目主持人马成功感慨。近日,在赤峰—通辽“双子星座”创业大赛暨赤峰市第七届创业大赛“主体赛创新创业组”,马成功参加的“菌药菜林和谐共生绿色发展致富惠农”项目荣获一等奖。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喀喇沁旗考察调研时指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林业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马成功立足地区森林资源优势,在旗委、旗政府以及各级人社就业部门的大力扶持下,于2021年开展了林下食用菌种植实验,初战告捷。2022年,他注册成立了赤峰旺林生物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联合旺业甸实验林场、美林镇人民政府,以林场试验、大户示范、乡镇推广、公司全程服务的模式,在美林地区大力发展林下食用菌、林下中草药、林下山野菜种植等产业,取得良好效益。

“我们建成了以林下赤松茸为主的林菌种植基地1万亩,发展猪苓、天麻、苍术、赤芍、黄芩、柴胡等林下中草药种植1.5万亩,发展升麻、山白菜等林下山野菜种植0.2万亩,生产食用菌鲜菇、干品、盐渍品多个品种和中药材干品切片等,林下产品种植喜成规模,创造产值达3亿多元。”马成功告诉记者,公司还建成了林下产品仓储加工基地1处,注册了“林旺林”商标,经销量占到本地区林下产品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2022年实现营业额7500万元,实现利润1500余万元,带动本地区增加就业岗位1000个,培养乡土专家20人、经纪人10人,成为林下产品绿色产业发展龙头。

蓬勃生长的菌菇。(来源:赤峰日报社)

在赤峰旺林生物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示范带动下,喀喇沁旗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优势,科学制定林业发展规划,围绕壮大林业产业链条,聚力发展林下产物、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果业、林产品加工和森林康养旅游六大板块,努力将林业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在有效提高山林土地利用率的同时,推动就业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喀喇沁旗人民政府同步出台了林下经济产业奖补政策,林菌每亩补贴2000元,林药每亩补贴200元。补贴政策的出台有力地推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种植户播菌种。(来源:赤峰日报社)

“我原来在外地打工,虽然也能挣到钱,可背井离乡不能照顾孩子,前两年看到家乡林下种植食用菌需要大量劳动力,我就辞掉外地的工作回到家乡,现在在基地采摘蘑菇,每天工作8个小时左右,能拿到上百元的工资,一年下来能挣近3万元,还不耽误照顾老人和孩子。”美林镇东局子村村民张立佳高兴地说。

种植户在分选菌菇。(来源:赤峰日报社)

喀喇沁旗人社部门依托京蒙帮扶项目,以属地乡镇党委牵头,联合就业、乡村振兴等相关部门党组织共同建设美林镇林下经济扶贫产业园,以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为龙头,利益联结农户,走出了一条“社农联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产业园吸纳周边劳动力近100人到扶贫车间务工,人均收入10000元以上。

喀喇沁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锚定全旗264.2万亩森林做林下产业文章,“喀喇沁羊肚菌”“喀喇沁赤松茸”“美林山珍”等众多名牌产品纷纷亮相并逐渐声名远播。截至目前,全旗多个乡镇开展林下经济试种,积极探索林菌、林药、林菜等多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为林下经济多元化发展先行示范。全旗参与林下产业经济的农户达1600余户,直接带动就业8000余人,人均增收6000余元。(编辑/曹小林)

责任编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