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商,京东物流全力保障冬季国际体育赛事物流服务,为多个仓储中心、竞赛及非竞赛场地提供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得到了赛事组委会的高度认可。
在海外,京东也在不断加强仓储和干线网络布局,为更多的国际品牌和客户提供海外和跨境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在荷兰,今年一季度新开业4家“超级仓店”ochama,基于自动化仓储和机器人技术、全渠道购物在欧洲首创全新的零售模式;在越南,京东产发投资建设了重要的物流枢纽,打造横跨越南南北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在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京东的仓储设施也陆续投入使用。此外,今年3月,京东国际物流新开通了“中国香港-巴西圣保罗”和“中国郑州-德国科隆”两条洲际货运包机航线,加速全球双48小时通路布局。
京东集团CEO徐雷在当晚的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让许多企业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销售和供应链履约体系,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这也进一步促进了京东物流外部客户的收入在一季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并达到历史新高,带动整体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库存周转天数降至30.2天,运营效率全球领先
作为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京东不断以技术创新提升供应链能效,带动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降本增效。
今年一季度,京东在超1000万自营SKU商品的基础上,库存周转天数进一步降至30.2天,在过去三年间快了8天,继续保持运营效率全球领先;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缩短至45天,在过去的三年间缩短约15天,助力合作伙伴加快资金周转、提升效率。
据公开数据测算,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的库存周转天数超过40天,亚马逊在35天左右;以周转速度标杆著称的Costco,管理的商品SKU尽管只有几千个,库存周转天数也超过30天。相比之下,京东管理着超过1000万SKU的自营商品和1400个仓库,30.2天的周转天数稳居世界领先水平。
发展技术,是为了更好地将成果应用于实体经济。京东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与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在“千行百业”的落地实践,助力行业降本增效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近期,京东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年新增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公示》,将为我国工业发展提交“京东答案”。据了解,京东具有大量的工业企业客户基础和服务区域产业集群的先发优势,京东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连接近180万台工业设备、坐落于全国33个城市的43座“亚洲一号”和1400个仓库等供应链基础设施,为50个产业带、201个产业园区、1050家大型企业和近120万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
例如,在工业的核心产业——制造业领域,京东云推出了智能制造全链条数智化解决方案——京东智造云,其在江苏常州搭建的“5G+AI工业制造云平台”,接入区域内300多家工厂的3万多台设备,助力格力、美的等制造企业挖掘数据价值、优化生产流程,实现数智化升级。
线上第三方商家成交活跃,疫情下供应链韧性凸显
京东19年沉淀的供应链能力,既有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合力锻造的高效运营的刚性,也具备服务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柔性,更有随时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冲击下的韧性。
徐雷表示:“疫情的考验,让京东的供应链能力和组织调度能力,得到了难得的压测和迭代的机会,从而进一步加强。在疫情影响下不确定性加重的大环境里,京东在更加严格地控制投入节奏、注重效率的同时,也在帮助合作伙伴更好地降本增效、抵御外界因素的冲击。”
今年一季度,京东线上第三方商家成交活跃,超过1.1万个线上第三方商家店铺的日均成交额较去年同期增长大于10倍;面向优质个体工商户推出的“京东小店”每月新增数量环比增长5-6倍,商家生态发展迅速。
面对即将开启的京东618,京东发布了多达30项“三减三优”商家扶持举措,即减少成本、减少考核、减少风险、优化规则、优化效率、优化服务,为数十万商家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最大限度为中小商家减负纾困,希望帮助他们在京东618的投入产出比至少提升20%。据徐雷透露,商家参与京东618的积极性和数量均创近年来新高。
“京东以供应链为核心的商业逻辑非常清晰,核心竞争力具有明显的差异化,商业模式的韧性在不断被证明和加强。”徐雷指出,作为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新型实体企业,京东更加稳健,正在为未来的长期发展不断积累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