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这些优质民办高校有望成为中国“常春藤”

202007/2220:31
2020-07-2220:31
来源: 新华财经

这些优质民办高校有望成为中国“常春藤”

核心提示: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越来越多企业家怀揣教育梦想,渴望在中国创办出一流的民办大学,成为中国的“常春藤”。

  说起美国常春藤联盟八大名校,几乎无人不晓,但它们是清一色的私立大学。同样,大名鼎鼎的斯坦福大学,也出身“私立”。大财团、资本家捐助办学,为教育提供优质资源,这在发达国家十分常见。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越来越多企业家怀揣教育梦想,渴望在中国创办出一流的民办大学,成为中国的“常春藤”。腾讯创办了武汉学院、碧桂园地产创办了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吉利创办了吉利学院、三亚学院,北投集团创办了燕京理工学院……这些民营企业涉足高等教育办学,打造优质应用型技术大学,缘起于何?当公办高校尝试与民办高校融合办学时,是否会有“水土不服”?如何聚焦高水平人才培养,打造现代企业“人才链”?

  国家构建资历框架产业技术型人才吃紧

  如今,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迅猛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日益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主要趋势。中国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为了顺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我国国家资历框架正在构建过程中,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发展亟需大量应用技术型人才。

  

吉利学院

  “面对现代化高端技术人才培养,应用型大学和职业院校都将成为责无旁贷的参与者。”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周详表示,应用型技术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如果有机会与优质学术资源、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资源相结合,会使学校自身既成为资历框架的标准提供者与制定者,也会成为资历框架的实施者与践行者。

  如今,我国制造业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也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然而,现有高端技术型人才已然持吃紧状态,所以正是民办高校发挥自身办学特色的时候。

  “很多投资民办高校的企业,通常将自身的行业特色、资源投入到办学中,而这些企业大部分又以应用型技术为特色,这就是民办大学的优势所在。普通研究型大学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面是十分薄弱的,或者说是缺乏经验的。”周详坦言,民办高校要想办出成绩,必须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要求,为整体产业提升提供人才培养服务。

  “公民融合”尝试突破合作办学谨防“水土不服”

  近日,有媒体刊出一则消息,北京吉利学院和北京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北大将在学科和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科研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吉利学院大力支持。由国家双一流高校在办学上给予助力,对民办高校办学来说,可谓一次突破性尝试。

  “这是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融合的突破性尝试,教育界对两所不同类型的大学合作办学充满了期待,这不仅是教育部支持高校教育改革的典型,也彰显了世界顶级高校的高站位、大格局以及与众不同的责任担当,有效解决了民办高校办学痛点。”北京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马学雷直言,作为民办高校,师资能力是办学质量体现的重点之一。比如,吉利学院的老师既能上讲台说课,又能下车间变工程师,而这样的双师型教师却是普通研究型大学没有的,也是民办高校在师资队伍培育时需要重点架构设计的。

  

吉利学院

  在“公民融合”的过程里,北大如何在学校运行管理、学科和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智库等方面支持吉利学院,将成为公办高校反复探索的办学重点和难点。

  “不建议照搬传统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模式给民办高校,否则容易出现‘水土不服’,因为生源、师资类型不同。”马学雷感慨说,吉利学院的案例如果运营成功了,无疑将为国内其他公办高校试水合作民办高校立下一个标志性榜样。

  聚焦高水平人才培养打造现代企业“人才链”

  近些年来,我国着力于产教融合在教育领域应用,出台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政策文件,但是产教融合确实遭遇了各种现实问题和阻力。与此同时,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与市场之间的距离也逐渐拉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民办高校成为有效衔接市场与产业前沿的中间力量。

  2013年,陈一丹先生卸任腾讯首席行政官(CAO)一职,承诺要办一所非营利民办大学,不从学校拿走一分钱;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是一所慈善性质的民办高校;吉利23年创办9所院校,坚持将教育作为公益性事业,无经济回报……这些对教育情有独钟的企业家们,皆不以办学为营利,而是以培养一批大国高端技术型人才、能工巧匠为目标,聚焦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

  “通过引入优质的学术资源进行培训师资,提升教师群体的理论素养和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民办高校教师教学的学术水平。”周详认为,优质民办高校不仅可以培养出一批符合现代市场需求的工匠,也有把学生培养成工程师的能力,激发了每一名职场人的潜能。

  

吉利学院

  周详分析说,企业是人力资源市场的终端用户,每个个体基于不同类型的企业组织发挥着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创造了社会价值。越来越多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创办高校,目的就是缩短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之间的距离,打破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鸿沟,将现代企业组织需要的人才综合能力或通用能力在校园中进行有效培养。

  “在校园期间就经过良好训练的学生们,在初入职场后只需进行简单适应性培训就能发挥和提升最大的人力效能,这也成为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一种必然要求。”马学雷表示,企业组织、尤其是龙头企业参与教育环节,可以更好地立足“产业链”,打造“人才链”,成为现代企业组织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责任编辑:
关键词: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