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封面文章】新能源汽车“中国速度”的背后

202404/0117:30
2024-04-0117:30
来源: 中国名牌网

【封面文章】新能源汽车“中国速度”的背后

核心提示:

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制造汽车,为什么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国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跑出如此“高速”?

第一,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曾几何时,外国车企因为吃尽了燃油车的红利,在新能源领域举棋不定。大众推出的“油改电”让人嗤之以鼻。“急眼了”的丰田在2021年宣称“电动车是被过分炒作的产物”,引发行业群嘲,却在几个月后宣布全部押宝纯电动车赛道,准备打翻身仗,啪啪打脸。

2011年,国务院发布了《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首次提出大规模发展新能源汽车。众多国内车企积极响应,愿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迅速改变中国汽车产业的面貌。

同时,作为一种零排放的交通工具,新能源汽车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理想选择。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如免购置税、免养路费、免加油税等。各主管部门积极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普及,以实现减少城市空气污染和改善城市环境的目标。

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传统燃油汽车对石油资源的依赖高,每年进口大量的原油。相比之下,电动汽车使用电力作为能源,可大幅降低能源成本,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完善了我国的电力储能能力,为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能源结构保障。

第二,离不开企业的科技创新。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脚踏实地、“跌一跤也要抓把土”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让自己的品牌从产品到知名度得以攀升。

过去,中国的汽车产业一直受到国外品牌的技术封锁和专利壁垒的限制。虽然近年我国在汽车三大件(发动机、变速器和底盘)方面的专利限制逐渐被打破,但环保和能源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让我国需要更快地发展电动汽车。如今,我国的电动汽车企业在电池、电机和电控等核心技术领域已经拥有了众多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打破了国外品牌的垄断和技术壁垒,我国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和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如比亚迪新能源战略的正确转型,就审时度势抢占了时代先机。这家车企从技术上狠下苦功,研发出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CTB电池车身一体化和易四方等核心技术,从而增强用户对品牌的粘性。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质量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

如今的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基地,无论是电池还是电机电控均居国际前列,掌握技术主导权;百度apollo、小马智行、小鹏、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也跻身全球技术尖端。

此外,特斯拉在中国建设工厂、研发中心和销售网络等举措,带动了整个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发展,包括电池、电机、电子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的研发和生产。特斯拉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也为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了产业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升级。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内电动汽车产业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
王盛豪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