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百度、华为、小米、苹果等一众科技大咖高调进军造车圈,如今,汽车巨头们也已难安现状,纷纷筹划跨界造起手机来。让汽车企业与科技企业开始相互“渗透”、甚至互抢饭碗的,无疑是基于“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加速到来。
无论是百度carlife还是苹果carplay都早已深深“植入”日常汽车使用当中,还有正在崛起的华为鸿蒙OS,他们渴望进一步融入广阔的汽车领域也是水到渠成。汽车企业进军手机领域则更趋向于为自己的汽车产品做“配套”,提升用车体验;也是出于维护自身地位的考量。
先有百度、华为、小米、苹果等一众科技大咖高调进军造车圈,并引发广泛关注和期待;如今,汽车巨头们也已难安现状,纷纷筹划跨界造起手机来。
吉利进军高端手机市场并收购魅族、蔚来挖角美图手机总裁展开布局、特斯拉意欲造手机健全生态闭环……近来,又有一家企业或将加入这一战局,在6月24日举办的上汽“智咖汇”上,上汽集团高管表示,正在策划与一家手机厂商进行深度融合、协作,并将很快披露相关信息。
让汽车企业与科技企业开始相互“渗透”、甚至互抢饭碗的,无疑是基于“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加速到来。用手机远程操控汽车发动、开启空调、开锁车门等早就是小儿科,更“高大上”的智能座舱、智能人机交互、自动驾驶等新词汇已成为汽车产品新的宣传点。
在如此趋势中,汽车似乎已经成为了单纯的硬件终端,为其赋予诸多智能互联体验的核心则是软件,这也正是科技巨头们的强项。
无论是百度carlife还是苹果carplay都早已深深“植入”日常汽车使用当中,还有正在崛起的华为鸿蒙OS,他们渴望进一步融入广阔的汽车领域也是水到渠成。同时,近年来 “造车新势力”渐渐站稳脚跟,也让跨界造车的新血液们看到了可能。
而面对科技巨头“真刀真枪”地介入,汽车企业进军手机领域就多少有些“底气不足”。首先,不同于科技企业对汽车行业日益深入的参与,手机领域对于汽车企业的依赖却是少之又少,导致汽车企业本就没有造手机的核心基础,更缺乏品牌根基。
同时,汽车企业造手机更多也不像是进军新市场的商业行为,而是趋向于为自己的汽车产品做“配套”。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就直言,“蔚来跨界造手机的出发点,就是想为蔚来车主带来更好的车机互联体验。”由此,以蔚来目前累计仅20万+辆的销量来看,自然无法支撑起其在手机领域的规模突破。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同样是站在汽车的角度看手机。他认为,手机的快速迭代能够实现更多创新成果的应用,并继而转导至汽车应用中,以此提高汽车智能度。
不止于此,汽车企业造手机或更是出于维护自身地位的考量。李书福强调,在未来移动互联时代,手机与汽车是互联互通的两个终端,通过手机控制汽车已是趋势,如果车企采用第三方手机或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自己造手机则可避免这种风险。
不可否认,随着汽车新三化的深入,将催生更多新企业、新业态的诞生,跨界融合与竞争也将成为常态。未来,科技巨头能否成为汽车领域的新霸主,亦或是传统汽车企业能够在创新探索中稳固地位,让我们拭目以待。(郭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