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绿色消费引领品牌可持续发展

202402/0115:34
2024-02-0115:34
来源: 中国名牌网

绿色消费引领品牌可持续发展

核心提示: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绿色消费。

  “变废为宝”的解决方案渗透到生活中;绿色牧场、绿色工厂实现行业领先的低碳效能;循环经济的创新生活正丰富人们的快节奏日常……

  如今,绿色消费已全面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更加清晰,各行各业正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绿色消费成为新风尚

  骑共享单车、乘坐公共交通绿色出行,购物携带环保袋,选电器先看能效等级标识……随着消费者对绿色、环境、可持续等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在衣、食、住、行、用各个领域上消费观念也在悄然生变。

  绿色消费已在国家多项政策中被提及。“十四五”规划提出,要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稳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1月1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表示,要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绿色生活方式快速兴起,绿色消费理念渐入人心。《2023中国消费趋势报告》显示,有73.8%的消费者会在日常生活中优先选择绿色、环保的产品或品牌。《中国电子商务绿色发展报告》也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了解绿色消费,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购买绿色产品、交易闲置物品等方式积极践行绿色消费。

  “年轻一代用户越来越认可减碳、绿色消费;新消费理念行为在不断铺展,平台上有很多因兴趣消费而产生的交易,正在推动循环经济良性发展。”闲鱼总裁丁健说。

  数据显示,闲鱼平台上每天有超400万件闲置物品发布,庞大的用户规模和闲置流通量,也带来了亮眼的减碳成果,而以“互联网+二手”为代表的循环经济,年碳减排量超过300万吨,平均到每一天的减碳量达到了8600吨。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参与到循环经济的绿色减碳行动中,循环经济在绿色减碳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

  同时,在政策引导下,绿色消费、数字消费也迸发新活力。2023年,北京新能源车置换补贴政策直接带动新能源汽车消费超60亿元,助推新能源汽车消费增长43.8%。在家居焕新活动中,“京彩·绿色”消费券共核销100万张,带动绿色智能商品销售超50亿元。

  与2023“消费提振年”的主题相呼应,商务部提出,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峰表示,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峰表示,商务部将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突出重点品类、节庆时令等,继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扩大绿色消费,总结推广国内外知名企业推动可持续消费的经验做法,持续推进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不断提升消费的“含绿量”,降低“含碳量”。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曹立认为,我国一直积极培育绿色消费市场,健全绿色产品生产和推广机制,未来一年绿色消费将成为拉动国内经济的重要引擎。

  让消费需求多些“绿色”

  随着人们绿色消费意识和绿色消费行动进一步普及,越来越多生产企业加入绿色转型行列,推出更多节能环保、绿色有机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绿色生活的需求。

  冯氏集团旗下利洋针织推出“变废为宝”解决方案,收集废弃塑料瓶制造成为可回收的 PET 颗粒,再经过先进技术将其纺成聚酯纱线,可实现从13个回收塑料瓶到1套针织瑜伽服的“蝶变”。康师傅、可口可乐相继推出“无标签裸装版”产品,放弃瓶身上的塑料标签。还有用蘑菇菌丝体制成的衣服、废弃广告布制成的包包……绿色消费的趋势,正悄然渗透到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

  面对绿色消费的崛起,消费品服务商行业既面临着压力,也面临着机遇。一方面,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研发和生产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另一方面,绿色消费趋势为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谁能抓住这一机遇,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更绿色”是乳业顺应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大势所趋。蒙牛集团党委副书记、执行总裁李鹏程表示,蒙牛率先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承诺 2050 年前实现碳中和。在上游,蒙牛通过“调整饲料成分结构、管理优化牛群结构、优化粪肥管理模式、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牧光互补光伏发电”五大举措,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绿色牧场,全年减碳超过18万吨;在中游,蒙牛打造30座国家级绿色工厂,实现行业领先的能效、水效,云南曲靖工厂连续两年实现碳中和,树立了绿色制造典范标杆;在下游,蒙牛号召带动广大消费者投身减碳浪潮,携手NBA、中国航天等,发起“蒙牛算树”公益项目,赛场上每进一颗球、国家载人航天工程每完成一次成功发射,蒙牛都种下相应比例树木,倡导整个社会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绿色消费门槛并不高,很多消费者在不知不觉间就已践行。比如,在日常饮食中避免一次性浪费,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美团外卖一直有‘无需餐具’的产品功能。我们在2020年制定了到2025年推动1亿人次消费者践行可持续消费行为的目标。2022年我们发现已有超过2亿的用户使用过这个功能,于是又更新了目标。截至2023年8月,平台已汇聚超过109万青山公益商家共同支持环保公益,并有超3.6亿用户使用过该功能。”美团青山计划高级经理黄培坤说。

  此外美团还联合万物新生集团旗下品牌爱回收在上海社区内开展了“外卖餐盒换刮刮乐”活动,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参与到餐盒回收的环保行动中,回收的餐盒经过重新“改造”利用,可以变成手机壳、单车挡板甚至服装饰品等日用品。

  万物新生集团通过回收和再利用,延长二手产品的生命周期,减少消费领域的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2022年,我们全年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范畴一+范畴二)为0.3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元人民币,相较上一年下降18.9%,碳排放强度实现连续三年下降。此外,万物新生回收并监督绿色处置的废旧电子设备共计27万台,减少电子产品污染约43.2吨。”万物新生(爱回收)集团执行总裁王永良说,“回收和利用推动我们与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的供应商一起开展行动,传递减排相关的信息,共同推进碳减排。”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绿色消费的需求,品牌企业需要积极采取措施,从产品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应充分考虑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各家品牌企业不断在其所涉足的领域发挥领航效应,以可持续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赋能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2024年,绿色消费将在消费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4年1月18日,万物新生(爱回收)东莞自动化运营中心的二手手机正在入库和出库(受访企业供图)

  多措并举激发绿色消费潜力

  随着绿色消费逐渐成为主流消费,品牌在绿色产品市场中的竞争愈发激烈。品牌实力强的绿色产品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份额也相应提高。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应更多聚焦健康消费、绿色智能消费、数字消费等消费潜力较大的领域。“我国处在服务消费占比的上升阶段,服务消费正在成为消费增长的主要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表示。

  在2024年四川省商务工作会议上,商务厅相关负责人透露许多新举措,四川省今年将以“消费促进年”为主线,开展消费促进活动2万场以上,将实施新消费热点培育行动,支持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挖掘智能家居国货“潮品”等消费新增长点。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在扩大服务消费方面,提出扩大餐饮服务消费,丰富文旅消费,促进文娱体育会展消费,提升健康服务消费。如,倡导健康餐饮消费,举办“寻味内蒙古”美食嘉年华活动,开展特色餐饮、名菜评选、技能大赛等美食主题活动。在促进农村牧区消费方面,提出开展绿色产品下乡,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 推动特色产品进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要进一步释放绿色消费潜力。”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大数据分析处处长杨道玲认为,一方面要加强对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的正面引导,通过媒体广告、公益活动等多种渠道宣传绿色低碳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这有助于提升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水平,引导消费者选择更健康、低碳、环保的产品;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绿色产品下乡活动,探索实施全国绿色消费积分制度,建设全国性绿色消费信息及绿色积分平台,定期发布经过权威部门认可的绿色产品清单或者购买指南,推出绿色低碳产品消费激励办法,通过发放绿色消费券、绿色积分、直接补贴、降价降息等方式激励绿色消费,制造企业、线下商场、电商平台建立绿色产品购买指南或绿色产品专区,提升绿色产品认可度、辨识度,有效释放绿色消费潜力。

  绿色消费是未来消费市场的重要趋势。在2024年,企业需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积极采取措施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和可持续性。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性意识,共同推动绿色消费的发展。(中国名牌记者 李顗)

责任编辑:
万钟勤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