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集团原董事长宋志平40年来始终奋战在企业改革发展最前沿,开创并成功实践“央企市营”“整合优化”“八大工法”“六星企业”等改革创新模式,成功带出中国建材集团和国药集团两家世界500强,推动8家央企重组,整合上千家民营企业,出版了10部著作,被誉为“企业思想家”“中国的稻盛和夫”“国企改革的铺路石”“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行者”。

成功印记的背后,实际上是荆棘满地。宋志平感叹:企业的成功是九死一生,其实成功都是“熬”出来的,是“炼”出来的。做企业需要专注与痴迷,企业家要认认真真地把企业作为终身的事业,一生做好一件事足矣。
2002年,宋志平46岁。这一年,他被任命为中国新型建材集团总经理,但迎接他的不是鲜花。就职当天,坐在主席台上的宋志平收到了法院冻结资产的通知书。整体情况非常糟糕,公司资不抵债、银行信用为负、企业前景无望。
上任后,宋志平带领团队调整公司发展战略,把水泥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展开了大规模的重组行动。从2006年开始,宋志平开始了一场气吞山河式的行业重组。短短几年间,中国建材迅速重组近千家企业。先是收购了徐州海螺,然后进行“汪庄会谈”,重组南方六省一市,继而“挥师北上”,接着“解放大西南”,先后成立了中联水泥、南方水泥、北方水泥、西南水泥等四大水泥公司,一跃成为世界水泥大王。中国建材的这一成功实践引起了哈佛商学院的关注,最终入选哈佛商学院案例,成为为数不多的中国案例之一。
把中国建材带得风生水起之时,2009年6月,宋志平被任命为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宋志平迅速进入角色,带领团队为国药集团定下了打造医药健康产业平台的战略定位,并根据在中国建材的经验,迅速展开了诸多大手笔的联合重组活动,使当时的国药有效弥补了制造和研发方面的不足,并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医药集团。
十余年时光,宋志平让中国建材营业额翻了100倍;5年时间,宋志平让国药集团营业额翻了5倍。
宋志平认为,中国企业的下一个目标,不只是跻身世界500强企业之列,更要创造代表时代精神和灵魂的企业思想,用一流的思想塑造一流的企业。
宋志平就是这样的人。多年来他不停地学习、不断地实践,开创了“央企市营”、“整合优化”、“格子化”管控、“八大工法”、“六星企业”“三精管理”等改革创新模式,被企业界推崇为“宋志平模式”。他创造性提出“央企的实力+民企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力”公式,并被公认为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