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座谈会暨调研成果交流会在京举行

202207/0822:50
2022-07-0822:50
来源: 中国名牌网

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座谈会暨调研成果交流会在京举行

核心提示: 由全国工商联经济服务部和腾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座谈会暨调研成果交流会在京举行,会上发布了《2022中国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

7月7日,由全国工商联经济服务部和腾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座谈会暨调研成果交流会在京举行,会上发布了《2022中国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经济服务部部长林泽炎主持会议。

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大成企业研究院、振兴国际智库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和腾讯研究院、用友软件、树根互联等企业代表出席会议并做了发言。

全国工商联原秘书长、大成企业研究院院长欧阳晓明指出,针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需要明确三个问题:第一是民营企业转型在国家战略大格局中的地位作用;第二是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困难;第三是中小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切入点,转型早期,最好从单点应用和局部数字化入手,比如从供应链、产业链切入,以点带面。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而且与绿色低碳转型内在逻辑一致。部分企业数字化转型动力不足,一方面是对未来市场前景趋势判断不明晰,另一方面是对转型效果信心不足,我们需要对各方面要素内在逻辑与关联效应进行梳理,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转型方向指引。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宝友在发言中谈到,当前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焦点问题依次是人才支撑、技术支持、组织变革、投入资金、投入产出不匹配和数据安全。其中,人才问题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最大的瓶颈束缚。而从当前企业上云上平台情况来看,设备之间的连接率不够、信息共享度不足、行业知识积累不足、数据应用比较初级、组织形态方面跟不上数字化转型要求的情况普遍存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部主任孙克认为,数字经济已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已从消费端走向产业端,并走向进一步的深化应用阶段。由于数字化转型从投入到产生收益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导致中小企业动力不足,资金投入有限,所以低成本应用性数字化解决方案对于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有重要作用。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传媒学院院长、市场监管专家刘双舟表示,数字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着市场监管的理念、原则、模式和制度,民营企业既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同时也是市场监管“放管服”的服务对象。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会带来市场监管“放管服”的服务对象较多更深层次的主体性特征变动,相关问题也是市场监管、政策法律研究中重要的领域。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度调研为今后相关产业政策和监管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李志起认为,目前经济转型在供给和需求两侧都遇到一定的挑战,这种挑战需要新的破局思路。数字化转型或许是破局的关键点,但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很多都处于起步阶段,除了依靠市场力量和企业自行的研发投入,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加大投入力度和政策引领。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2022中国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主执笔人陈端在发言中说,本次调研显示,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已经具备了数字化转型的意识并且开始了具体行动,但从认知、投入、执行、工具和政策红利争取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内外协作有限,大中小微等产业链上不同能级和环节但企业上云情况不一,用云重心有差异,转型不同步,加大转型摩擦系数并影响到转型成效和企业后续投入但积极性,政策传导机制不畅也影响到落地普惠性和企业获得感。推进化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必须针对痛点、瓶颈和短板问题、针对性施策。

腾讯研究院智慧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吴朋阳介绍了腾讯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成果经验。

会议上,各位专家、学者还对全国工商联经济服务部和腾讯研究院合作调研成果,由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的《2022中国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进行了讨论。报告显示,我国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仍处于转型初期阶段,转型人才和资金资源投入问题是最大短板。民营企业数字化呈现出基于规模特征的影响分化态势,大、中型民营企业中近五成加速了业务在线化,小微企业中近四成反映生存困境加剧,无力开展数字化转型。第三产业期待用数字化转型摆脱困境的意愿最强,第二产业在数字化转型阶段、投入力度、实施成效等方面表现相对更好。(《中国名牌》记者 李顗)

责任编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