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品牌领导力研究中心主办、瑞金市红色文化传承协会承办、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社提供战略合作支持的第二届中国红色品牌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京举行。中国社科院大学副校长林维,中国社科院大学品牌领导力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校长文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永贵,中国社科院大学商学院书记何辉,瑞金市红色文化传承协会会长钟艳均等领导和嘉宾出席。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林维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本次论坛的召开恰逢其时。从品牌的视角切入,深入研究如何高质量传承红色文化、发挥红色文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底色作用和引领作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品牌领导力研究中心的使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品牌领导力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校长文魁教授在作题为“城市红色文化的形成和价值分析”的主题报告时指出,城市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国家城市特有属性,人民性是城市红色文化的本质特征。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张晓龙介绍了新四军研究会的宗旨,即学习、研究、宣传新四军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他认为本次论坛的召开和新四军研究会的宗旨是完全契合的。他深情地回忆了新四军军史上的重要历史片段以及祖父张云逸将军的历史功绩。
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单威对如何进行红色文创产品的高质量开发、搭建红色品牌理论体系架构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全国红色文创联盟的理事长单位,单威希望与各方加强合作,通过红色文创产品开发、红色文创品牌塑造,促进社会各界对红色资源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陈宏作题为“红旗渠品牌的影视传播个案解析”的报告时表示,对红色品牌的研究和培育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他以红旗渠品牌塑造为例,阐述其如何通过影视传播,整合区域中的红色资源和绿色资源,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系列产品(服务)体系,进而提升红旗渠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会长马龙龙认为,红色文化在经济和社会中具有价值引领、统一意志、激发内生动力等作用,红色应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底色。红色文化也应与其他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引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北京市委宣传部一级巡视员、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梅松以热播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为例,同与会专家讨论了红色资源和内容如何成为红色品牌的话题。他还对如何通过红色文创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吸引更多年轻消费群体提出了建议。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以下简称抗大)陈列馆馆长杨树从革命纪念馆品牌塑造的角度分享了抗大的经验。“抗大号”党史宣讲大篷车、抗大电台和抗大旧址群共建共享项目建设等,对抗大红色品牌的落地生根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永贵认为,当下,红色资源与红色文化的发展的战略价值凸显;红色资源和红色文化在助力高校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过程中应发挥重要作用。他提出三项具体建议,一是加快红色资源和红色文化案例库的建设;二是加快红色资源相关体验产品的设计和运营;三是加强红色资源和文化相关的实体机构品牌的塑造和运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张梦霞则提出,要深挖历史资源,将中国革命史、近代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历史资源加入文创产品设计研发中,应在凸显故事性和文化性的同时兼顾爱国主义的彰显,使产品兼具纪念价值、文化价值、实用价值、收藏价值与美学价值。
瑞金市红色文化传承协会副会长刘杰介绍了瑞金市丰富的红色资源及瑞金市在打造红色城市品牌方面的经验,如举办“中国(瑞金)长征节”“瑞金论坛”等红色主题活动,探索中国红色品牌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教授魏鹏举认为,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红色品牌的支撑,红色品牌是以文促旅、以旅兴文的一个实践方向。红色品牌要想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活力和影响力,不仅需要政府的投入,更需要市场的力量和作为。他建议倡导或发起类似于红色文化金融的项目,通过市场机制加大对红色文旅、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他还建议推进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用融媒体讲好红色品牌故事,用科创赋能红色文创,打造不落幕、无边界的红色文化云展陈。
在本次论坛的专题讨论环节,与会嘉宾以瑞金市为例,深入探讨红色资源和文化如何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名牌》汤悦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