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安峰山:共建“卫生健康共同体”民营企业愿出一份力

202012/1216:26
2020-12-1216:26
来源: 中国名牌网

安峰山:共建“卫生健康共同体”民营企业愿出一份力

核心提示: 新希望集团首席品牌官兼党委副书记、国务院台办原新闻发言人安峰山表示,今年对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将迎来一个发展的新格局。

  本网讯   12月12日,由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大健康产业(横琴)论坛在珠海横琴新区成功举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珠海市(横琴区)等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以及多位知名食品药品企业负责人出席此次活动,与行业专家、品牌企业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大健康产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非洲机会。新希望集团首席品牌官兼党委副书记、国务院台办原新闻发言人安峰山出席论坛并致辞。以下为发言实录:

  今年对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将迎来一个发展的新格局:

  一是国家政策的支持。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健康领域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前不久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的远景目标,对“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作出明确部署,这将大幅提升大健康产业的地位。

  二是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大背景下,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现代社会人的亚健康状态和慢病化的趋势、气候和环境污染等外部致病因素增加等,使得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而今年的新冠疫情更使人们意识到健康的可贵,全社会的健康观念和对健康的需求都有了大幅提升。

  三是移动互联网技术、数字科技的发展给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和新方向,促进健康产业转型升级。今年很多互联网平台、IT企业纷纷布局大健康产业,很多传统健康机构和企业叠加了数字技术,推出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业务大幅提升。这说明“互联网+大健康”作为发展新趋势,大有可为。

  四是国家提出的双循环战略格局为大健康产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今年疫情导致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现有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受到严重冲击,整个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被动摇,可以说全球都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提出了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带一路”是链接亚洲与欧洲和非洲等跨区域的纽带,它无疑将会在双循环战略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可以为中国与世界医疗健康产业的国际合作和资源共享搭建平台。

  中非传统友谊深厚,过去是并肩战斗的好兄弟,现在是共同发展的好伙伴。俗话说“危难之中见真情”,今年的新冠疫情见证了中非守望相助、互相支持的深厚友谊。

  在年初中国战疫最艰难的时刻,50多位非洲领导人向中国送来慰问和支持,非洲各国纷纷向中国赠送了抗疫物资,有的国家甚至克服自身财政困难向中国捐款,中国感受到了这份情谊。后来,在非洲发生疫情后,中国第一时间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涉及非洲范围最广泛的人道主义行动,中国政府、企业、社团向50多个非洲国家和非盟交付大量的医疗援助物资,向11个国家派遣了148人次的抗疫医疗专家组,常驻非洲的46支医疗队更是第一时间投入非洲抗疫行动中。目前全球疫情仍在扩散,中国在自身的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后,对非洲的抗疫援助还将继续。

  过去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主要是经济建设方面,此次疫情凸显了非洲国家医疗资源匮乏、医疗体系薄弱的民生困境,因此在今年6月份的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提出了“中非共建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倡议,这不仅是抗疫的需要,也是“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落实“中非健康共同体”的构建,将会推动中非在大健康领域的合作和发展进入快车道。

  在这样一个大格局中,既有中非双方互助合作的情谊,又有中非合作发展的大战略,很多中国的民营企业都会有意愿、也有能力参与其中。

  拿新希望集团作一个例子。

  新希望是一家以农牧产业为主体的民营企业集团,拥有世界第二、中国第一的饲料产能,中国第一的禽处理能力,是中国最大的肉蛋奶综合供应商。在38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希望,让生活更美好”的初心与使命,坚守民生产业,形成了以农牧、食品为基础产业,以金融投资、地产文旅、化工资源为支撑产业,以大健康、智慧城乡、生态环保等为接续产业的产业架构。

  新希望在大健康产业的布局从2013年就开始了,2018年成立了医疗健康产业基金,目前的投资已经涉及了远程医疗、医疗器械产业和脑科、心血管内科、康复医学、美容医疗、健康管理等多个领域。

  比如说,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被国家相关部门评为3A级民营医疗机构,另外一个天佑医院在上海卫健委的民营医疗评选中获得第一。新希望在四川还有专门做健康管理的晓康之家,做美容医疗的新丽美等,在当地也非常受欢迎。另外,今年5月份,新希望集团与重庆市政府、中国科学院大学签订了一个三方协议,要在重庆市投资100亿元建设一个国科大西部医学中心。这个中心建成之后,相信会对中国西部医疗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除了在医疗健康服务方面的能力外,新希望旗下的上市公司——兴源环境是国内生态环保领域的领军企业,在污水处理、生态修复、城乡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拥有领先技术和解决方案。在今年疫情期间,兴源环境承建了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污水处理工程项目。120名员工年三十出发“逆行”驰援武汉,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用7天时间完成了正常需要45天才能完成的项目,为武汉打赢抗疫攻坚战做出了贡献。

  像新希望这样的民营企业还有很多,不但有在医疗健康方面的人才、管理、技术的积累,更有民营企业更加机动灵活的运营方式,既有能力、也有意愿参与到“2035健康中国规划”和“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建设中。因为这既是民营企业要担当的社会责任,也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大好机遇!

  人们对健康与安全的需求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是必不可少的刚性需求。

责任编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