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品牌通过深耕“她经济”、一人食、中式茶饮、文创潮玩、宠物用品等细分市场, 开创全新类目,以差异化、细分化和区域化等特性精准切入,抢抓新一代年轻消费者 的需求变化与痛点,成功在消费者心中抢占一席之地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国货“潮品”持续成 为居民网购消费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近半年在网上 购买过国货“潮品”的用户占比达58.3%;购买过全新品类、品牌首发等商品的用户占比达19.7%。
近年来,以供需升级驱动而创新、以互联网基因为内核、融合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意趣的新消费品牌不断涌现,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消费持续扩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需要持续挖掘新消费品牌潜能,促进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
新消费品牌的发展趋势
新消费品牌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本土品牌竞争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还能够助推产业升级、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助推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消费品牌提升本土品牌竞争力。随着大量本土品牌积极抢抓新时代用户的需求痛点及细分市场空白,巧用数字红利、渠道红利、内容红利,有效推动了原有品牌升级与新品牌诞生,不仅在国内市场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美誉,还在国际市场上赢得竞争优势,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新消费品牌满足居民高品质消费需求。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推动消费升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求更高品质、更丰富的品牌商品供给。新消费品牌的不断创新提升了品质和品牌商品有效供给水平,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品质消费需求。
新消费品牌牵引产业升级。当前,数字技术在生产与流通领域加快应用,新消费品牌依托数字化营销方式和流通渠道,精准、快速、高效地触达消费者,并基于消费端数据分析与反馈,以供应链逆向整合实施按需定制、以销定产等新模式,以消费为引领推动产业升级。
新消费品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新消费品牌的发展, 既能够以供需适配推动释放消费 潜力,形成消费增长新动能,又能够应用数字技术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深入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品牌国内国际影响力,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新消费品牌创新步伐加快
新消费品牌快速崛起。自 2015 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新消费”以来,我国新消费品 牌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2020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显示,2019 年线上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已达到72%,大家电、小家电、文娱等多个领域的国产品牌发 展势头迅猛,正不断抢占海外品牌的市场份额。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 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为52%,比上年同期提升4.6个百分点。越来越多的新消费品牌价值正在不断释放,成为引领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
新消费品牌专注细分市场。从行业分布特征来看,新消费品牌较多布局在市场集中度低、产品迭代速度快、品牌效应低的行业,如食品饮料、美妆个护、时 尚服饰、家居生活、医疗健康、运动健身等快消品领域。新消费品牌通过深耕“她经济”、一人食、中式茶饮、文创潮玩、宠物用品等细分市场,开创全新类目,以差异化、细分化和区域化等特性精准切入,抢抓新一代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与痛点,成功在消费者心中抢占一席之地。
新消费品牌引领供应链创新。新消费品牌更加注重与消费者的链接,通过 C2M供应链模式,实现用户下单、柔性生产、反向定制,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 求的同时,快速实现产品迭代,减轻企业库存压力。同时,通过在自营电商、私域运营等领域采用DTC品牌直连用户销售模式,将品牌与用户深度链接,实现产品研发与用户共创,有效降低流通环节的营销成本,并提升用户忠诚度和消费黏性。
新消费品牌掀起国潮文化热。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的影响力不断攀升、消费者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的增强,一众原创品牌和老字号品牌抓住流量风口,通过短视频、种草、直播带货等运营模式,以年轻化的设计在成熟品类中重塑形象,变身“新国货”强势崛起。这些新消费品牌不断挖掘自身文化内涵,在消费品中加入传统美学元素等设计特色,或打造专属IP、增强时尚属性,推动品牌跨界融合发展和“国潮”文化兴起。
持续挖掘新消费品牌潜能
新消费品牌的发展离不开持续的创新,需要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协同发力支持品牌创新,营造良好的品牌发展环境,以更高品质供给激发消费潜能。
加强品牌研发与技术创新。一是加快推进生产领域“数字三品”行动,培育一批新消费品牌,引导新消费品牌持续推进技术迭代和质量升级。二是引导新消费品牌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构建起技术、产品和市场等领域的稳定高效协作关系,打造区域优势产业链群,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动创新。三是引导新消费品牌搭建精细化、智能化的运营体系,鼓励品牌建设智慧供应链,积极应用大数据、5G、物联网等技术集成创新,提高生产的标准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
支持品牌创新模式与业态。一是引导新消费品牌 深度融合传统文化和当代审美意趣,通过品牌产品设计、营销等多种途径讲好文化故事,发展“IP+文创+新消费”模式,以高品质内容营销联结消费者并增加品牌价值。二是支持新消费品牌优化营销模式,结合消费者的个性定制、情感表达等价值需求,做精做细营销内容,加速品牌“破圈”与影响力提升。三是支持新消费品牌应用直播带货营销模式,打造实时互动、趣味性强的线上消费场景。四是支持新消费品牌打造线下体验场景,布局新消费品牌首店、首发等资源,增强线下网点的场景化、立体化、智能化展示功能,创新线上线下融合的体验型消费场景。
引导品牌企业强化供应链整合。一是支持新消费 品牌结合具体产品特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采用“小单快返”等柔性供应链管理模式,产销协同 拉动供给端快速响应消费需求,持续提升品牌产品力。二是引导新消费品牌高效衔接产销两端,推动制造商 和消费者参与到产品设计、研发、生产与流通环节,培育个性化定制等新型制造服务模式和服务业态。三是引导新消费品牌增强供应链核心原材料、技术等话语权,强化供应链风险管理,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 四是推动新消费品牌推动供应链降本增效,控制供应链成本并让利消费者。
优化营商环境,巩固创新优势。一是优化数据服务体系,有序推进消费信息数据商用与共享,为新消费品牌结合消费需求创新提供数据支持。二是健全品牌培育、管理、评价等标准体系,支持新消费龙头品牌制定具有行业引领作用的企业标准。三是加强品牌商标、专利等保护工作,完善跨部门、跨区域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加强知识产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作者关利欣系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