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突然,宝马、奥迪价格大跳水,跌幅超过50%”相关话题冲上网络热搜。
有宝马销售人士称:“宝马i3优惠幅度达到十七八万元,全车办下来18万元左右;宝马ix3在25万元左右,能优惠15万元;宝马i5优惠幅度也相当大,全办下来大概30万出头一点点。”而这位销售人士的言论在网上随处可见。
与宝马类似,奥迪A6L正在7折出售;奥迪e-tron全系优惠都在20万元以上,最高可优惠26万元,奥迪Q4 e-tron低配车型优惠完裸车价不到20万元;奥迪店内大部分车型的优惠力度都超过10万元。有奥迪销售人员称:“电车优惠幅度大,油车优惠幅度更大,很多车优惠幅度都在10万元以上。如果有诚心要买,还会得到更大的优惠幅度。”
此外,包括奔驰,二线豪华品牌的雷克萨斯、凯迪拉克,主流合资品牌的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北京现代、东风本田等在内的多个品牌车型同样有较大幅度降价,降幅均在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伴随着中国车市的竞争越发激烈,传统豪华品牌的处境也雪上加霜。“BBA(奔驰、宝马、奥迪)价格都腰斩了,车圈还是颠成了我意想不到的样子。”网友纷纷调侃,“再不努力,你就只能买BBA了。”
事实上,BBA价格的跳水,正表明了中国汽车市场“传统价差”的破灭。
2021年之前,中国的乘用车市场格局、品牌格局极其稳定。BBA带领着二线豪华品牌牢牢地占据了市场格局的第一梯队。大众、本田、丰田等一线合资品牌则占据了中国市场的第二梯队,同时与第一梯队的豪华品牌保持合理的安全价差。
价差,在当时称得上是中国车市的“潜规则”。那时的自主品牌处在第三梯队,要与第二梯队的合资品牌保持3万至5万元的安全价差,“丰田”们一旦降价,自主品牌就必须跟着降。当时的消费者基于品牌心智的认知,会优先选择合资品牌,甚至BBA等豪华品牌。这个稳固的品牌格局持续了数十年。
如今,价差消失的背后,凸显了中国汽车市场电动化、智能化的变革,目前任何一个品牌都不敢说自己依然具有牢固的市场溢价。易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虽然中型轿车的销量排行仍由凯美瑞、帕萨特、迈腾等燃油车主导,但大规模降价促销,使得绝大多数经营燃油中型轿车的经销商,都处于“赔本赚吆喝”的状态。
电动化、智能化的变革更是影响到了BBA的传统领域。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起,自主品牌在豪华车市场的影响力日渐凸显。比亚迪以腾势+方程豹+仰望三大品牌开始对豪华车市场进行突破;蔚来以圈层营销+全面服务构建用户品牌抢占豪华车市场,2023年单车均价34.33万元;理想2023年在30万元以上市场市占率达到13%。此外长安阿维塔、东风岚图、长城坦克、吉利极氪等亦在该市场积极进行布局。
对于BBA等传统豪华品牌而言,价格大跳水显然不是好现象。这充分说明了尽管BBA品牌影响力依然强大,但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它们已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在此背景下,一方面为了稳住燃油车销量及份额,另一方面要从激烈的用户争夺战中获得新用户,所以降价提销量不得不成了BBA等传统豪华品牌的救市之举。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国内自主车企能将40万至50万元价位的BBA主力市场掌握住,BBA的销量将遭受巨大打击。同时,中国消费者“买涨不买跌”会让汽车品牌一旦陷入弱势便很难扭转颓势。自主品牌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不仅依靠较低的价格,还依靠更先进的技术、更漂亮时尚的外观和内饰设计、更智能化的功能。所以BBA不能光靠降价夺回市场,而应向其他同行“取取经”,实现自身的变革,跟上科技发展的新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