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在北京举办的2022《中国名牌》年会上,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社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品牌发展报告》(简称《报告》)。《中国名牌》总编辑周志懿表示,每年《中国名牌》都会对当年整个品牌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盘点与回顾,但是在年会上进行正式发布还是首次。
从宏观政策环境、国有企业、中小企业、乡村振兴品牌、各细分领域品牌、品牌出海等多个维度,《报告》对2022年度中国品牌领域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总结。
《报告》显示,2022年,在疫情和多重不确定因素影响下,中国品牌顶住压力,迎难而上,依然获得了较大发展,中国品牌的专业化、数字化、年轻化、国潮化、跨界化、国际化发展不断深化拓展。中国宏观经济稳定增长,体现出抵御风险的能力和稳定性,成为中国品牌发展的坚强后盾。
宏观环境持续优化
2022年,中国经济总量继续稳定增长,为品牌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基本前提。数字经济进入全面扩展期,场景化、虚拟化等新生活方式将影响品牌发展,迎来新一轮品牌分化,资本、市场等资源将进一步向头部品牌集中,优质消费企业将迎来进一步发展的好时机。知识产权量质齐升,有力支撑了品牌经济的发展。中国品牌的实力进一步提升。
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为品牌发展保驾护航。
2022年7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发布的《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到2025年,品牌建设初具成效,培育一批品牌管理科学规范、竞争力不断提升的一流品牌企业,形成一批影响力大、带动作用强的产业品牌、区域品牌。到2035年,中国品牌综合实力进入品牌强国前列。
地方层面,重庆、天津、北京、湖北、吉林等各省区市的政府工作报告纷纷把打造本土品牌放到重要位置,其中“消费品牌”“劳务品牌”“质量品牌”“公用品牌”等成为高频词。
三大品牌发展提速
2022年是国企品牌的整合大年、转型大年和跨界大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科技创新局、社会责任局,强调要“抓好中央企业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国际知名高端品牌”,并组织实施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指导推动中央企业品牌建设再上新台阶。同时,国企专业化整合力度空前,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跨行业经营不断深化。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突飞猛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目前,工信部已公示927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国家政策措施的有力支持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国家层面对“专精特新”的六大支持政策中,专门有对品牌市场方面的扶持。
此外,乡村振兴品牌建设在2022年取得重大飞跃。我国发布首个农业品牌行业标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指南》;农业农村部启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并制定了《农业品牌打造实施方案(2022—2025年)》,提出重点培育300个精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带动1000个核心企业品牌,3000个优质农产品品牌;《中国名牌》首次推出我国乡村振兴指数的指标体系,在我国首次开展该类课题研究。
细分领域各有千秋
《报告》还对2022年度各细分领域的品牌发展状况进行了梳理。品牌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由于处在不同的市场位置和产业周期,因此面临的境况也千差万别。
2022年,房企“爬坡过坎绝处逢生”。房企品牌价值总体稍有回落,增长率近5年来首次为负。50强房企的品牌价值均值由上年的251亿元回落至234亿元,同比下降6.77%。品牌已成为消费者购房行为中越来越重要的考量因素。年底,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措施的出台、一些城市限购松绑为产业带来希望。
中国汽车品牌从“跟随”向“引领”跨越,在技术创新、品牌焕新、生态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并且在产业链协同发展和用户运营等方面已经有领先国外品牌之势。“品牌出海”成为车企弯道超车的新模式。中国汽车的出口量已经超过德国,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日本。
餐饮业受疫情冲击巨大。截至2022年5月,全国餐饮收入20040亿元,同比下降7.7%。上半年,全国餐饮店注销数量约37.3万家,其中奶茶店注销数量8万家,快餐小吃店12万家,火锅店1.2万家。连“餐饮界航母”海底捞也未能幸免,6年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预计净亏损38亿元至45亿元。
不过,餐饮业也有增长亮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8月餐饮消费大幅转正,餐饮收入同比增长8.4%,增速同比提高12.9%,环比增长9.9%,依然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餐饮业虽受疫情重创短期经营承压,但不改长期发展向好前景。
周志懿表示,自主品牌特别是国潮品牌一定要去掉“浮燥”,不能“重面子、轻里子”“重营销、轻内力”。2022年,自主品牌在专业化建设上成熟不少,只要不忘初心、练好内功,中国的自主品牌必定会迎来更灿烂的明天。
在盘点的基础上,《中国名牌》评选出了“2022中国十大品牌新闻”,梳理出了年度事件、年度人物、年度品牌等。(曹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