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东副总裁朱敏捷
“品牌建设者最头痛的事往往不是不知道该说什么,而是不知道如何让消费者感同身受。”5月10日,在由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和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等共同启动的“5·10中国品牌日消费节”系列活动中,京东集团副总裁、品牌管理部负责人朱敏捷表达了自己对于品牌的见解。
朱敏捷认为,消费者之所以难产生共鸣,是由于大部分人在做品牌决策时,往往是用理性为决策寻找依据,这就容易让消费者产生“听起来有理,就是感觉不对”的反应。“怎么把品牌事实转化成为消费者感觉是品牌建设者最重要的命题。”朱敏捷说,“我的建议是,企业要用更具相关性的语言、更有故事性的叙事方式,把理性的品牌事实变成消费者能感到温暖和共鸣的品牌感觉。”
“当然,由于人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不同,对同一事物的感觉差别可能会很大。”所以,朱敏捷强调,在技术和服务目标是普惠所有消费者的当下,企业需要学会一些中外皆宜、老少通吃、超越国界的表达,“我们虽然常听到品牌年轻化、快速改变等问题,但还是应该停下来看看那些永久不变的东西。企业不一定要始终站在聚光灯下,更要扎实地为人,为组织、社会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去付出。”
朱敏捷表示,京东一直希望把多年积累的零售和供应链经验、物流基础设施,甚至组织能力和技术同全社会分享,更好地连接中国和世界,成为每个人、每个社区、每个组织的一部分。
据了解,此次“5·10中国品牌日消费节”的主题是“引领有品位的消费,助力民族品牌发展”,京东电商和新华社“快看”抖音平台同步直播了这场购物嘉年华。在第四个“中国品牌日”,“发挥品牌引领示范作用”再次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袁子健)